专注环境    求实创新
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来源:中国环境报 | 作者:Admin | 发布时间: 1429天前 | 1647 次浏览 | 分享到: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

“十三五”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圆满完成了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实现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环境质量目标,群众满意度之高前所未有。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标志,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也是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的集中体现。我们要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安排部署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任务和重要举措,以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为民谋利、为民尽责、取信于民。

虽然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但总体上仍处于中低水平。由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上尚未根本缓解,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并不稳固,稍有松懈就有可能出现反复。广大人民群众对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有更高的期盼,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容忍度更低。我们要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生态环境改善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还没有到来,必须继续保持战略定力,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以钉钉子精神攻坚克难,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新突破。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要突出标本兼治,以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来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的质量和效果。要牵住以降碳为源头治理的“牛鼻子”,实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要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二氧化碳达峰倒逼总量减排、源头减排、结构减排,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农业结构加快优化调整,实现改善环境质量从注重末端治理、过程治理向更加注重源头预防和治理有效传导,确保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环境形势根本好转。要进一步强化生态保护监管,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种生态要素的协同保护与治理,提高综合治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要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近年来,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已经成为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关键举措。要以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为主线,瞄准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领域,突出抓好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治理,努力消除重污染天气。要突出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协同治理,以水生态修复为核心,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系统治理,保好水、治差水、增生态用水,让江河湖泊恢复生机。以企业和工业集聚区为重点,加大搬迁整治力度,化解生态环境的布局性、结构性风险。加快补齐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置能力短板,着力提升危险废物环境监管、利用处置和环境风险防范能力,筑牢生态环境安全防线。加大对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管控和治理力度,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需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对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有着最直接的影响。生态环境质量有没有改善,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这些年来,通过不懈努力,我们解决了一大批人民群众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蓝天增多,河湖变清,大地变绿,受到人民群众的点赞。但是,生态环境质量离人民群众的期待和需求仍然有较大差距,损害群众环境权益的问题还有不少。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更加注重解决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办理人民群众的信访举报问题。要进一步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严厉查处违法排污、破坏生态等行为。要加大投入,补齐城乡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加大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力度,消除黑臭水体,改善城乡生活环境。

美丽中国建设新征程已经全面开启,展望“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信自强、接续奋斗,建设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原文链接:http://epaper.cenews.com.cn/html/2021-01/27/content_62791.htm